琴詩書画巣   古琴音楽   中国絵画   詩・書   中国文人の世界   北京信息   パリ信息   リンク  
   中国絵画News | 中国絵画の流れ | 日本美術史ノート | 中国絵画ことのは   胸中の丘壑  荊浩筆法記
  林泉高致   課徒画稿
  雨窓漫筆   畫語録


 上海博物館 晋唐宋元書画国宝展

上海博物館創立五十年大慶 千年遺珍 晋唐宋元書画国宝展 出品リスト
2002年12月1日− 2003年1月6日
 この期間中、参觀人数が制限されます:
 團体参觀は預約発券,毎日限額2000人,電話預約は受付けません。
 個別参觀は毎日限額2000人,その内 午前1000人,午後1000人。
 展覧のための特別料金は設けません。発券時間は毎日午前8:45から。


故宮博物院(22件)
晋  王珣   行草書伯遠帖卷

紙本 25.1×17.2cm
王珣(349-400),字元琳,小名法護,琅琊[王邪]臨沂(今山東臨沂)人。王羲之族姪,世代善書。受封東亭侯,累官輔國將軍、呉國内史、尚書仆射、尚書令等。以辞翰著称,善行草,《宣和書譜》称他"草聖"
 此帖爲王珣寫的一通信札,也是傳世晉人墨迹中唯一具有名款的真迹。行筆出入頓挫,鋒稜倶在。後筆過搭前筆處毫鋒生疊,筆順天成,絶無鈍滯之迹,落簡揮毫,字字顧[目分],尽得優游俊朗之風神。
 《伯遠帖》是清朝乾隆皇帝「三希」之一(其他王羲之《快雪時晴帖》、王献之《中秋帖》)。
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帶到宮外的手卷字畫達1200多件,挂軸、册頁200多種。
 天津溥儀→琉璃厰商人郭世五→抗日戰争後郭氏後人投靠國民党財閥宋子文,于是用《伯遠帖》和《中秋帖》作爲覲見礼。但後宋子文只得將原物退還給郭家。

隋  展子虔  游春圖卷
絹本 設色 43×80.5cm
展子虔(6世紀後期),渤海(今山東濱州)人,一説陽信(今属山東)人,歴經北齊、北周和隋三個朝代。曾任隋朝散大夫、帳内都督等職。善畫道釋、人物、鞍馬、楼閣和山水。
本幅無款識。
宋徽宗趙佶題"展子虔游春圖"于前隔水,鈐有"政和"、"宣和"、双龍朱文印記,"宣""和"朱文連珠印記(宣和装);南宋賈似道"密致"(一説"悦生")、"長"朱文印記等。後隔水有明無名氏題詩和清乾隆弘…、明董其昌題記。
 長春僞皇宮小白樓→琉璃厰古玩商共同購進20条黄金即赤足200兩黄金。張大千也到北京終空手而返→收藏家張伯駒賣北京房産終于得國宝→捐贈人民政府

唐  杜牧   行書張好好詩卷
紙本 28.1×161cm
杜牧(803-852),字牧之,京兆万年(今陜西西安)人。善属文,尤以詩見称于世。情致豪邁,号爲"小杜"。《宣和畫譜》称其作行草"氣格雄健,與其文章相表"。
此詩并序創作于唐大和九年(835),書寫時間当稍晩。此帖墨痕濃淡相間,時有枯筆飛白。書風古…  深得六朝人氣韻。是書除書法價値外,作爲唐代著名詩人遺世的唯一詩稿,其在文学、文献等方面同樣具有珍貴價値。

唐  韓滉   五牛圖卷
紙本 設色 20.8×139.8cm
韓滉(723-787),字太冲,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。于文藝諸方面皆有所好,尤其喜好丹青書法,擅長人物、動物、田家風俗景物等。《五牛圖》是其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作品。
《五牛圖》筆法精妙,綫条流暢優美,物之形神倶佳,表現出作者高超的筆墨技巧,是難得的唐畫佳構。元代趙孟頫爲"神氣磊落,希世名筆"。
 清朝宮廷→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或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打進北京時流出→張大千→新中國成立後周恩来總理特批從香港購回

唐  閻立本  歩輦圖卷
絹本 設色 38.5×129.6cm
閻立本(約601-673),雍州万年(今陜西西安)人。曾任將作大臣、工部尚書,高宗時升至右相,改中書令。擅長道釋、人物、山水畫,尤精于人物畫,是初唐最享盛名的畫家。
此圖是一件肖像性的紀實繪畫,記述了吐蕃贊普松贊幹布遺使臣禄東贊来唐都長安拜見唐太宗,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與松贊幹布成親之事。
是圖在過去一直被認爲是閻立本的真迹,随着現代鑒定科学的不断進歩,經過鑒定專家徐邦達等研究,應爲北宋人模本,根据跋文推断,約模于北宋元豐(1081)之前。
 天津溥儀→某家主人→他女儿嫁妝,由女儿帶回到福建婆家→解放後捐贈人民政府

唐  顔真卿  行書湖州帖卷
紙本 27.6×50.2cm
顔真卿(709-784),字清臣,号應方,京兆(今陜西西安)人,祖籍琅琊[王邪](今山東臨沂)。官至吏部尚書、太子太師,封魯郡公,世称"顔魯公"。工真書,擅草法,從 遂良、張旭得筆法。其書渾厚清峻,沈着遒勁,人称"顔体"。
本帖爲宋人倣本。文字言及湖州水災,百姓得到安撫。原帖書寫時間應在唐大歴七年(722)以後,即顔真卿任職湖州刺史期間。書法圓轉連綿,豐麗超動,墨色華潤,心境安然見于紙上,同《祭姪文稿》的悲切、《争座位帖》的激昂意態迥別。

唐  虞世南  行書蘭亭序帖卷
紙本 24.8×75.5cm
虞世南(558-638),字伯施,越州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初仕陳、隋,入唐爲著作郎兼弘文館学士,授秘書監,封永興縣子,人称"虞必監"、"虞永興"。書法親承王羲之七世孫僧智永傳授,凝重安詳,圓融遒麗,爲"唐初四大書家"之一。
《蘭亭序》爲王羲之所撰并書,記東晉穆帝永和九年(353)三月三日,王羲之等文士名流在会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)蘭亭集会,修祓禊之礼,飮洒賦詩事。
此帖是由元代張金界奴進呈給元文宗的,明代董其昌鑒定爲虞世南 。因此爲勾模本,墨色入紙浮淺,筆劃多添湊描補,又經装表時冲洗,墨色脱落很多,但筆劃未損,字形完整。

五代 董源   瀟湘圖卷
絹本 設色 50×141.4cm 董源(?-962),字叔達,鍾陵(今江西進賢)人。曾出仕南唐。擅畫山水,多作江南景色,平淡天真,開創了江南山水畫的新風貌。
 本幅無款印。
 引首有董其昌行書題記,後隔水有王鐸跋,後幅有董其昌跋二則及袁枢跋。
 鈐有明"典礼紀察司印"朱文半方,清卞永誉、安岐,嘉慶、宣統内府等鑒藏印記。

五代 顧中  韓煕載夜宴圖卷
絹本 設色 28.7×335.5cm
中(活動于五代),南唐畫院待詔。以善畫人物侍奉于李後主,曾奉旨潜入韓煕載宅第,窺其放浪的夜生活,凭藉默記,繪成《韓煕載夜宴圖卷》。
該卷鈐有自南史弥遠"紹動"印到近代張大千的收藏印記共計四十六方,前隔水有清乾隆弘…    著録于《庚子銷夏記》、《石渠宝笈初編》等書。
是圖旧傳爲顧中所作,今書畫鑒定界認定爲宋人模本。

五代 衞賢   高士圖軸
絹本 設色 134.5×52.5cm
衞賢(活動于10世紀),京兆(今陜西西安)人。南唐時爲内廷供奉,擅長畫楼台殿宇、盤車水磨和人物。
本幅無款印,前隔水有宋徽宗趙佶書"衞賢高士圖梁伯鸞"八字,鈐有双龍朱文印記。
本幅有清乾隆弘…   後漢逸士梁鴻字梁伯鸞與賢妻孟光"舉案齊眉"的故實。清内府据宣和装格式重装,將軸畫表装成手卷。
圖前後鈐有宋宣和内府"政""和"、"宣""和"朱文連珠印記,"政和"、"宣和"朱文印記,清梁清標、安岐及清内府鑒藏印記。

五代 楊凝式  草書夏熱帖卷
絹本 23.8×33cm
楊凝式(873-954),字景度,号虚白、癸巳人等,華陰(今属陜西)人,居洛陽(今属河南)。天佑二年(905)進士,任秘書郎。後歴任後梁、後唐、後晉、後漢、後周五代,官至左 射、太子太保。卒于任上,贈太子太傅。善文辞,尤工行草。
此帖是楊凝式唯一的傳世草書作品,書法兼取唐顔真卿、柳公權筆漢,体勢雄奇險崛,運筆爽利挺拔,與其楷書、行書作品相比較,藝術風格迥殊,表現了書家的豐富藝術變化,爲楊凝式書法代表作品之一。

北宋 蔡襄   楷書自書詩帖
紙本 27.2×57.4cm
蔡襄(1012-1067),字君謨,興化仙游(今属福建)人。天聖年間(1023-1031)進士,累官至端明殿学士,知杭州。善書,以行、楷書成就最高,與稍後蘇軾、黄庭堅、米芾并称"宋四家。"
此帖系蔡襄致友人的一通尺牘,内容談到自己当時身体状况欠佳。因知是其至和三年(1056)初知福州所作,作者時年四十五歳。
鈐有"知頤印記"、"頤",安 諸朱文印記。

北宋 崔白   寒雀圖卷
絹本 設色 25.5×101.4cm
崔白(活動于嘉祐至元豐年間,1056-1085),字子西,濠梁(今安徽鳳陽東)人。北宋神宗煕寧元年(1068)圖畫院藝学,即宮廷畫家。崔白技法全面,人物、道釋鬼神、山林走獸、花鳥 毛無一不精。据《圖書見聞志》記載,崔白工"畫花竹 毛,体制疏通",使宋代畫院所因襲的"黄家富貴"工致的花鳥畫風格得以改變。
 本幅左側樹干下書"崔白"兩字名款。中部有清乾隆弘…   

北宋 李公麟  臨韋偃放牧圖卷
絹本 設色 46.2×429.8cm
李公麟(1049-1106),字伯時。廬州舒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宋煕寧三年(1070)進士。歴任南康長垣尉、泗州録事参軍、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、御史檢法。元符三年(1100)告老居龍眠山,因号龍眠居士。工詩善書,精鑒賞,擅畫人物、鞍馬及歴史故事。
 韋偃是唐代中期畫馬名家,李公麟此圖雖題爲模彷韋作,但從圖中的坡漬樹木用筆看,明顯地帶有宋人風格。所畫馬一千二百余匹,牧者一百四十余人,場面極爲壮闊。
 本幅自識篆書題署"臣李公麟奉敕模韋偃牧放圖",并有清乾隆弘…  

北宋 王詵   漁村小雪圖卷
絹本 設色 44.4×219.7cm
王詵(1048-1104),字晉卿,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。宋英宗時爲 馬都尉。工詩文書畫。山水学李成、郭煕,又兼融唐李思訓金碧山水之技巧,形成"不古不今,自成一家"的風格,在北宋山水畫…  本幅無款印。
前隔水有宋趙佶題圖名"王詵漁村小雪",内王字殘缺。本幅上有清乾隆弘…  ,後幅有乾隆弘…      

北宋 張擇端  清明上河圖卷
絹本 設色 24.8×528.7cm
張擇端(活動于12世紀),字正道,東武(今山東諸城)人。北宋宣和年間(1119-1125)爲圖畫院翰林待詔。史載其"性習繪事,工于界畫,尤嗜于舟車、市橋、郭徑,別成家数"。
 本圖無作者款印,經專家鑒定爲張擇端真迹。
卷後有金張著、張公葯、[麗 ]權、王[石間]、張世積,元楊准、劉漢、李祁,明呉寛、李東陽(二則)、陸完、馮保、如寿等十三家題跋。鈐有"季賢"、"婁東畢 鑒藏"、"陸丹叔氏秘笈之印"等鑒藏印記六十七方。
 清朝宮廷→120多件書畫,1932年長春“滿洲國”“皇帝”溥儀的僞皇宮小白樓里一放就是14年→抗戰勝利前夕,溥儀挟帶書畫出逃→沈陽蘇聯軍隊俘獲→人民軍隊→東北人民銀行保存→解放後全部歸人民政府
 晉《曹娥誄辞卷》、唐周昉《簪花仕女圖卷》、五代董源《夏景山口待渡圖卷》、北宋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卷》等這一部分。

南宋 李嵩   骷髏幻戲圖頁
絹本 設色 27cm×26.3cm
李嵩(活動于11-12世紀)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爲木工,後被畫院待詔李從訓收爲養子,從其学畫。歴任光宗、寧宗、理宗三朝(1190-1264)畫院待詔。擅長人物、道釋,尤精于界畫。
畫面左側署有"李嵩"兩字,對幅有毛玄真書元人黄公望句,鈐有"信公珍賞"、"会侯珍藏"等鑒賞印記多方,曾經清耿昭忠等收藏。

南宋 李唐   採薇圖卷
絹本 設色 27.2×90.5cm
李唐(1066-1150),字[日希]古,河陽三城(今河南孟州)人。徽宗時畫院待詔,南渡後授成忠郎,賜金帶,爲畫院領袖。擅畫山水、人物。山水学李思訓、荊浩、范寛,將水墨與青緑相結合,并創大斧劈皴法,風格雄健剛勁,對南宋院畫有較大影響。與劉松年、馬遠、夏圭合称"南宋四家"。
本幅右邊山石上款書"河陽李唐畫伯夷叔齊"。
呉榮光題簽:"首陽高隱圖。宋李希古先生真迹。"後幅元宋杞,明兪允文、項元汴,清永[王星]、翁方綱、蔡之定、阮元、林則徐、呉榮光等九家題記。

南宋 夏圭   雪堂客話圖頁
絹本 設色 28.2cm×29.5cm
夏珪(活動于11-12世紀),又作夏圭,字禹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爲南宋寧宗朝(1195-1224)畫院待詔,賜金帶。長于水墨山水,與馬遠并称"馬夏",畫風有"馬一角,夏半邊"之称。
 此圖畫江南寒江雪景,寒氣逼人。圖幅左側署有"臣夏珪"三字。

元  趙孟頫  水村圖卷
紙本 墨筆 24.9cm×120.5cm
本幅自題:"大徳六年十一月一日爲錢徳鈞作,子昂。"下鈐"趙氏子昂"朱文印記。別紙于卷後又自題:"後一月徳鈞持此圖見示,則已装成軸矣。一時信手塗抹,乃過辱珍重如此,極令人慚愧。子昂題。"鈐有"趙氏子昂"朱文印記、"松雪齋"朱文長方印記。大徳六年爲公元1302年,作者時年四十九歳。
 清朝宮廷→抗戰勝利前夕溥儀挟帶書畫出逃→通化縣大栗子溝→1960年代初琉璃厰寳古斎8000元→北京故宮

元  黄公望  天池石壁圖軸
絹本 設色 139.4cm×57.3cm
黄公望(1269-1354),本姓陸,名堅,常熟(今属江蘇)人。過繼永嘉(今属浙江温州)黄氏,故改姓黄。字子久,号一峰、大痴道人等。工詩詞、書法,通音律,善散曲,山水畫被推爲"元季四大家之冠"。著有《寫山水訣》。
 此圖描繪的是蘇州城西呉縣境内天池山的景色。本幅署款:"至正元年十月,大痴道人爲性之作天池石壁圖,時年七十有三。"鈐有"黄公望印" 朱文、"黄氏子久"白文、"一峰道人"朱文諸印記。至正元年爲公元1341年,黄公望時年七十三歳。

元  王蒙   葛稚川移居圖軸
紙本 設色 139×58cm
此圖描繪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羅浮山修道途中的一段情景。
 本幅自識:"葛稚川移居圖(篆書)。蒙昔年與日章畫此圖,已数年矣。今重觀之,始題其上。王叔明識。"
 此圖有明項元汴"聖"字編号,曾經明項元汴,清怡親王,近代孫 峰、龐元濟等鑒藏,均鈐有鑒藏印記。


上海博物館(32件)
晉  王羲之  行書上虞帖卷
硬黄紙本 23.5cm 黄26紙本
王羲之(307-365),字逸少,琅琊[王邪]臨沂(今山東臨沂)人,移居会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)。開行、草書風格。東晉著名書法家,歴来有千古"書聖"之称。
此系唐模本。前隔水有北宋徽宗趙佶痩金書"晉王羲之上虞帖"月白絹簽。鈐有南唐"集賢院御書印"半印、"内合同印",北宋"政和"、"宣和"、双龍、"内府圖書之印","政""和"、"宣""和"連珠等朱文鑒藏印記(宣和装)。曾經南唐内府,北宋宣和内府,明晉王府、韓逢禧,清梁清標等鑒藏。

晉  王献之  鴨頭丸帖
絹本 26.1×26.9cm
王献之(344-386),字子敬,原籍琅琊[王邪](今山東),出生于会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),王羲之第七子。官至中書令,人称"王大令"。書承其父,并創新体。東晉著名書法家。
此系唐模本。帖上有元虞集題記,鈐有北宋"政和"、"宣和"、双龍,"政""和"、"宣""和"連珠等朱文印記(宣和装),元"天歴之宝"朱文印記,明"典礼紀察司印"朱文半印。帖後有北宋柳充、杜[日/立]觀款,南宋高宗趙構題贊,明王肯堂、董其昌等題跋。

唐  高閑   草書千字文卷
紙本 30.8×331.3cm
高閑(活動于9世紀),唐大中年間(847-857)僧人,呉興(今属浙江湖州)人。工行、草書。
此卷寫梁周興嗣所撰《千字文》,首句"天地玄黄"至"園莽抽条"之"園"共計七百五十七字倶已佚失。卷末草書款署"呉興高閑書"。卷後有明林佑題跋。卷上鈐有"箕子之裔"、"枢"、"喬氏簣成"、"喬氏真賞"、"安儀周家珍藏"、"畢澗飛珍藏印"、"完顔景賢精鑒"、葉恭綽等鑒藏印記。

唐  懷素   草書苦笋帖卷
絹本 25.1×12cm
這件"苦笋帖"是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傳世親筆墨迹之一.文字不多,總共才l4字,不僅能使我們觀賞到那嫻熟的筆法和行雲施雨、走蛇舞龍般的綫条之美,同時還能直接感受到作者書寫時的内在氣質。

唐  孫位   高逸圖卷
絹本 設色 45.2×168.7cm
孫位(活動于9世紀),一名遇,会稽(今浙江紹興)人。善畫人物、山水,晩唐著名畫家。
此圖宋徽宗趙佶題爲"孫位高逸圖",經近人考証,應是《竹林七賢圖》的一部分,自右至左爲山涛、王戎、劉伶和阮籍。卷後有明司馬通伯題跋。圖上鈐有北宋内府"宣""和"、"政""和"朱文連珠印記,"御書"、"政和"、"宣和"、"睿思東閣、双龍朱文印記(宣和装),并有清梁清標、清内府收藏印記。

五代 董源   夏山圖卷
絹本 設色 49.2×311.7cm
一千多年以前,南唐畫家董源首先成功地描寫江南丘陵地帶水郷風光,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技法,開創了平淡天真的畫風,被後人尊爲南方山水畫派之祖。目前世界上保存着的董源真迹很少,夏山圖是他晩期的創作,畫家熟練地運用水墨勾皴、点染技法,来表現江南草木華滋、烟嵐浮動的景色。

五代 徐煕   雪竹圖軸
絹本 墨筆 151.1×99.2cm
徐煕(活動于10世紀),鍾陵(今江西南昌)人。世仕南唐(937-975),爲江南名族。善寫生,凡花竹、林木、蔬果、禽マ之類,長于落墨法,與黄筌畫風并称"徐黄異体"。
圖幅中大石左側的竹竿上有篆文倒書"此竹價重黄金百兩"八字。經謝稚柳鑒定并撰文,認爲五代徐煕所作。
曾經近代錢鏡塘收藏,鈐有"海昌錢鏡塘藏"朱文長方印記。鈐有錢女"惠翔心賞"朱文長方印記。

北宋 郭煕   幽谷圖軸
絹本 墨筆 167.7 ×53.6cm
郭煕(活動于11世紀),字淳夫,河陽温縣(今属河南)人。擅畫山水,北宋煕寧朝(1068-1077)御畫院藝学、待詔。著有畫論,其子郭思増以己作,纂集爲《林泉高致》。
此圖作者無款印。
曾經宋宣和内府藏,鈐有"宣和殿宝"朱文印記,又經明内府藏,鈐有"典礼紀察司印"朱文半印記。後經明張孝思,清梁清標、安岐、乾隆内府,近代蔡金台、[革斤]伯声等收藏,均鈐有鑒藏印記。

北宋 黄庭堅  小子相帖
紙本 31.3×33.3cm
黄庭堅(1045-1105),字魯直,号[水立/口]翁、山谷道人,洪州分寧(今江西修水)人。工詩能詞,開創了江西詩派。書法受学于蘇軾而自成一家,與蘇軾、米芾 、蔡襄合称爲"宋四家"。能草書,行楷書對後世影響尤大。有《山谷集》等。
 此帖行書七行,計一百零四字。未見作者款識。從内容看,可知書與其子名相者,所謂寓教于書。從通篇書寫風格看,其用筆結体與元祐間所書已有不同,而與其晩年益見蕭散的筆意相近。

北宋 米芾   多景樓册
紙本 (各)31.2×53.1cm
米芾(1051-1107),初名黻,字元章,号海岳外史、襄陽漫士、鹿門居士、淮陽外史,人称"米南宮"。祖居太原(今属山西),後遷襄陽(今属湖北),定居潤州(今江蘇鎮江)。徽宗朝崇寧三年(1104)召爲書畫学博士。曾官礼部外郎。工諸体書,亦善畫山水,皆自成一家。書法史上與蘇軾、黄庭堅、蔡襄合称爲"宋四家"。
此册米芾行書十一開,無款印。所書從頭至末,風檣陣馬,沈着通快,一氣呵成。崇寧元年(1102),同朝何執中跋爲米芾所作。

北宋 司馬光  寧州帖
紙本 32.7×57.6cm
司馬光(1019-1086),字君實、齊物子。陜州夏縣(今属山西)人。官至尚書左 射兼門下侍郎,卒贈太師、温國公,謚文正。北宋大臣、史学家。著有《通志》(即宋神宗賜名《資治通鑒》)等。
此帖爲司馬光去世前一年元豐八年(1085)冬十一月,寫給姪儿司馬富的手札。帖上鈐有元滕用衡、蘇大年,明沈周、項元汴,清江徳量、伍元[艸/惠]、羅天池、潘延齡等鑒藏印記。

北宋 蘇軾   行書答謝民師帖卷
紙本 27×96.5cm
蘇軾(1037―1101),字子瞻,号東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官至礼部尚書,後遭貶謫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書法家。
 此卷爲蘇軾于元符三年(1100)冬十二月寫給友人謝民師的一封信,談他對文学遣詞達意的見解。現存墨迹已闕文章篇首部分。


北宋 王安石  行書楞嚴經旨要卷
紙本 29.9×119cm
王安石(1021-1086),字介甫、半山,号半山老人,撫州臨川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。
此卷爲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楞嚴經卷文字。自署"余歸鍾山,道原假楞嚴本,手自校正,刻之寺中,時元豐八年(1085)四月十一日臨川王安石稽首敬書"。作者時年六十五歳。卷後有南宋牟献之,元王蒙,明項元汴、周詩題跋。曾經元陳惟寅,明項元汴、曹溶鑒藏。

北宋 王詵   烟江疊嶂圖卷
絹本 設色 45.2cm横166cm
此圖作者無款印。宋徽宗趙佶標題"王詵烟江疊嶂圖"于前隔水。
曾經北宋宣和内府收藏,鈐有双龍朱文印記,"政""和"、"宣""和"朱文連珠印記,"宣和"、"政和"朱文長方印記,"宣和中秘"、"内府圖書之印"朱文印記,"御書"朱文葫芦印記(宣和装),并經南宋賈似道收藏,鈐有"密致"(一説"悦生")朱文葫芦印記、"秋壑珍玩"白文印記。後經清孫承澤、宋犖和乾隆、嘉慶、宣統内府,近代張伯駒収藏,張伯駒外,均鈐有鑒藏印記。

北宋 趙佶   柳鴉芦雁圖卷
紙本 設色 34×223cm
 趙佶,宋徽宗皇帝,精于書法,雅善丹青。此畫水墨淡設色,筆法簡朴粗野,畫面明浄舒展,平和典雅中蘊涵着自然界的無限生機,体現了高度的文化修養與精湛的藝術技巧的完美和諧。圖上的鈐印"宣和中秘"是宋徽宗時期宮廷藏畫的印記,也是這一名作的赫然信證。

南宋 趙構   行書養生論卷
紙本 23.5×602.8cm
此爲宋高宗以真草兩体所書,通篇用筆穏健練達、結構端嚴整飭,爲高宗倦勤後当太上皇時所作,鈐有“徳寿御書”朱文印記。

南宋 李迪   雪樹寒禽圖軸
絹本 設色 116.1×53cm
李迪(活動于12世紀),河陽(今河南孟州市西)人。宣和朝(1119-1125)畫院成忠郎,紹興(1131-1162)年間復職画院副使,賜金帶。歴事孝宗、光宗、寧宗(1163-1124)三朝畫院。工畫花鳥竹石,頗有生意,畫犬猫亦佳。
 圖右下自題署"淳煕丁未歳李迪畫",丁未爲淳煕十四年(1187),是所見李迪畫中紀年最早的一幅,但已属晩年之作。筆法工謹精致,頗有北宋著名花鳥畫家崔白的遺意。
 此圖曾經清高士奇、謝淞洲收藏,并入乾隆内府,鈐有乾隆鑒藏印記多方。

南宋 梁楷   八高僧圖卷
絹本 設色 26.6×(1)64.1cm (2)66.4cm (3)64.7cm (4)64.7cm (5)67.1cm (6)61.9cm (7)57.9cm (8)66.2cm
梁楷(活動于12-13世紀),祖籍東平(今属山東)人,居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初師賈師古,南宋寧宗嘉泰間(1201-1204)畫院待詔,賜金腰帶,後離開畫院,人称"梁風(瘋)子"。擅畫人物、佛道、鬼神,兼擅山水、花鳥。
 此圖八段,描繪古代名僧故事。第二、三、五、八段畫面署款"梁楷"。八段對幅皆有無款行書題記。

南宋 馬麟   郊原曳杖圖頁
絹本 設色 23.3cm×23.6cm
馬麟,一作?(活動于12-13世紀),馬遠子.河中(治今山西永濟西)人,生于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山水、人物、花鳥世其家学,南宋寧宗朝(1195-1224)畫院祗候。
 圖右下署款"臣馬麟"。
 曾經明黔寧王沐昂收藏,鈐有"黔寧王子子孫孫永保之"白文印記。又經明項元汴收藏,鈐有"項子京珍藏"朱文長方印記,"神""品"朱文連珠印記,"項元汴印"、"墨林秘玩"朱文印記等。

元  高克恭  春山欲雨圖軸
絹本 設色 100.4cm×106.8cm
高克恭(1248-1310),字彦敬,号房山道人,維吾尓族,占籍大同(今属山西),居燕京(今北京),晩年居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官至刑部尚書和大名路總管。工山水,亦擅墨竹。
 此圖双[手并]絹,無款印。謝稚柳認爲,是圖與高氏傳世名作《雲横秀嶺圖軸》同一風格,可證爲其晩年作品。

元  錢選   浮玉山居圖卷
紙本 設色 28.2cm×29.5cm
錢選(約1235-約1307),字舜舉,号玉潭、霅川翁、霅溪翁等,呉興(浙江湖州)人。南宋景定間(1260-1264)郷貢進士。擅畫山水、人物、花鳥。與趙孟頫爲"呉興八俊"之一。
 此卷曾經元方天瑞收藏,鈐有"白雲方氏"、"玄英裔孫"朱文印記,又經元張雨、明沈悦梅、姚綬、項元汴,清耿嘉祚、乾隆内府、孫毓[水文]、孫 ,近代龐元濟等收藏。沈悦梅外,均鈐有鑒賞印記。

元  趙孟頫  行書秋興賦卷
紙本 25.7cm×184.3cm
趙孟頫(1254-1322),字子昂,号雪松,別号鴎波、水精宮道人等,中年曾作孟俯,呉興(浙江湖州)人。宋宗室,太祖十一世孫。入元後,曾任兵部郎中、濟南同知、浙江儒学提舉等職。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、榮禄大夫。生前"被遇五朝,官居一品,名滿天下"。卒封魏國公,謚文敏。博学多才,尤以書畫領袖当時,對後世影響巨大。
 此卷未書年款,從用筆結体之工穏熟稔及通篇氣息之蘊藉密麗看,應爲其中年之作。

元  趙孟頫  洞庭東山圖軸
絹本 設色 60.8cm×26.6cm
圖上題署:"洞庭波兮山[ ][山業],川可濟兮不可以渉。木蘭爲舟兮桂爲楫,渺余懷兮風一葉。子昂。"鈐有"趙氏子昂"朱文印記。
 曾經明董其昌,清王時敏、梁清標、安岐、清乾隆内府收藏,王時敏外,倶鈐有鑒賞印記。

元  任仁發  秋水鳧鷺圖軸
絹本 設色 60.8cm×26.6cm
任仁發(1254-1327),字子明,号月山道人,松江青龍鎮(今属上海青浦)人。元代著名水利家,入元官大都(今北京)水庸田副使,官至浙東道宣慰副使。擅畫人物、花鳥,尤長畫馬。
圖未署款,左上鈐有"任氏子明"白文印記、"月山道人"朱文印記。
 左上表装邊近代陸恢題内簽"元任月山春(秋)水鳧鷺圖、。虚齋鑒藏,陸恢題簽。" 曾經近代龐元濟收藏,鈐有"虚齋墨縁"朱文印記。

元  呉鎮   漁父圖卷
紙本 48.6cm×533.3cm
呉鎮(1280-1354),字仲圭,号梅花道人、梅沙弥等,嘉興(今属浙江)魏塘人,隱居郷里。工詞翰、書法,擅山水、墨竹。爲"元四家"之一。
圖卷首呉鎮自録柳宗元《漁父詞》以及十六闕《漁父詞》。
 卷後有元呉[王權]題跋及七絶詩二首,鈐有"呉[王權]私印"白文印記、"呉瑩之"朱文印記。鈐有元陸子臨、黄[瑞]甫、辛敬、釋如[王激],明文征明(二跋)、周天球、彭年、陳[流/金]、袁尊尼、王谷祥(二跋)、黄姫水,近代呉湖帆、呉征、張大千、葉恭綽、兪子才等題跋。

元  王冕   墨梅圖軸
紙本 墨筆 90.3cm×27.6cm
王冕(1287-1359),字元章,号煮石山農、会稽外史等,諸曁(今属浙江)人。工畫墨梅著称,工詩,能刻印。著有《竹齋集》。
 圖上自題詩五首。自署"王元章作"、"冕"、"乙未年春正月朔寫于草堂",鈐有"竹齋圖書"朱文長方印記,"王元章"、"会稽佳山水"、"元章"、"子孫保之"白文印記,"合""同"朱文連珠印記,"句曲司馬"、"会稽外史"白文印記。鈐有起首印記及押角印記不清。乙未年即公元1355年,作者時年六十九歳。

元  唐棣   松陰聚飮軸圖
絹本 設色 141.1cm×97.1cm
唐棣(1296-1364),字子華,呉興(今浙江湖州)人。由秀才爲呉江令(一作休寧令)。擅山水畫,曾得趙孟頫授。
 圖左下題署:"元統甲戌冬十一月,呉興唐棣子華制"。鈐有"唐棣"、"唐氏子華"朱文印記。元統甲戌爲1334年,作者時年三十九歳。

元  倪瓚   漁荘秋霽圖軸
紙本 墨筆 96.1cm×46.9cm
倪瓚(1301-1374),初名珽,字元鎮,号雲林、幻霞子、荊蛮民等,無錫(今属江蘇)人。擅畫水墨山水、竹石,善詩文、書法,爲"元四家"之一。
 圖右上題署:"江城風雨歇,筆研晩生凉。嚢楮未埋没,悲歌何慨慷。秋山翠冉冉,湖水玉汪汪。珍重張高士,閑披對石床。此圖余乙未歳戲寫于王雲浦漁荘,忽已十八年矣。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,感懷畴昔,因成五言,壬子七月廿日。瓚。"乙未年爲元至正十五年(1355),作者時年五十五歳。壬子爲明洪武五年(1372),可知作者于七十二歳重題此畫。

元  王蒙   青卞隱居圖軸
紙本 墨筆 141cm×42.2cm
王蒙(1308-1385),字叔明,号黄鶴山樵,呉興(今浙江湖州)人。趙孟頫孫。元末曾爲小官,明初任泰安知州,坐胡惟庸案,死于獄中。工詩文書法,爲"元四家"之一。
 圖右上題署:"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鶴山人王叔明畫青卞隱居圖。"至正廿六年爲1366年,作者時年五十九歳。

元  王渊   竹石集禽圖軸
紙本 水墨 137.7cm×59.6cm
王渊(活動于14世紀),字若水,号澹軒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是活動于元代后期的職業畫家,得趙孟頫授,善畫水墨畫鳥、竹石、山水。
 圖上隶書題署:"至正甲申夏六月望,錢塘王若水爲思齋良友作于西湖寓舍。"鈐有"王若水印"、"墨妙筆精"白文長方印記。至正甲申爲1344年。

元  鮮于枢  行書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卷
紙本 48.6cm×533.3cm
鮮于枢(1256-1301),字伯機,号困学山民等,大都(今北京)人,一説漁陽(今天津薊縣)人。官太常寺典簿。工真、行、草,草書尤勝。著有《困学齋集》、《困学齋雜録》等。
 此卷《韓昌黎送李愿歸盤谷序》,行句系自"夫前呵從者塞途"起(据《韓昌黎集》),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。有"清森峭勁、風骨稜稜"之評。
 卷後明王稚登、宋[王玉],近代狄平子書跋。明趙宦光、清繆日藻、曾燠及狄平子遞藏。

元  楊維禎  草書七絶詩軸
紙本 墨筆 107.7cm×34.9cm
楊維禎(1297-1370),又作 ,字廉夫,号鐵崖、鐵道人、鐵笛道人、梅花道人、東維子等,会稽諸曁(今属浙江)人。工書能詩,有奇崛之气,名重一時。其行草書独具自家風貌。著有《東維子文集》、《鐵崖先生古樂府》及《鐵崖詩集》等。 此件爲楊維 草書張雨《小游仙詩》之一。所書清剛勁邁、縱横不羈,個性鮮明,爲其代表之作。自署"老鐵",鈐有"楊廉夫"白文、"鐵笛道人"朱文兩印記。書于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正月,作者時年六十七歳。


遼寧省博物館(18件)
晉       曹娥誄辞卷
絹本 32.3cm,横54.3cm
此卷墨迹是傳世小楷書早期杰作。書者名字已佚,但就作品本身風貌及有關文献記載,可以確認爲唐以前的作品。
此卷内容爲東漢上虞縣長度尚爲孝女曹娥所寫的誄辞,文章作于東晉穆帝 平二年(358)。書心字体扁方,有大量晉唐人觀款,卷後有宋高宗趙構、元虞集、趙孟頫、喬簣成等人題跋。曾經南朝蕭梁内府,南宋内府、韓…

唐  欧陽詢  仲尼夢奠帖卷
紙本 包首錦爲宋 絲 26.5×34cm
欧陽詢(557-641),字信本,潭州臨湘(今湖南長沙)人。官至太子率更令、弘文館学士。書法爲"初唐四家"之一
本帖無款印。書法筆力蒼勁古茂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,鈐有南宋"御府法書"朱文印記兩方,"紹""興"朱文連珠印記,後經南宋賈似道,元郭天錫、喬簣成,明楊士奇、項元汴,清高士奇、清内府等遞藏。

唐  孫過庭  草書千字文第五本卷
白麻紙本 包首錦爲宋紫鈐鸞鵲譜[糸革]絲 25.7×82.5cm
孫過庭(活動于7世紀),字虔礼,自署呉郡(治今江蘇蘇州)人,一作富陽(今属浙江)人,一作陳留(今河南開封)人。官至率府録事参軍。善文章,特精草書。
此卷書体以今草書爲主,[手参]以章草,草法上下連接,甚爲精熟。卷中鈐有唐"龜龍麟鳳"朱文印記、南唐"建業文房之印"及"合同"朱文印記、宋米 "宝晉齋"白文印記。此卷與唐垂拱三年(687)撰《書譜・卷上》面貌頗不一致,有学者認爲非孫氏原作,而是以後的臨彷本。

唐  周昉   簪花仕女圖卷
絹本 設色 46×180cm
此卷繪簪花仕女五人,[糸成]扇仕女一人,人物中間有 儿狗二只,白鶴一只,畫左有湖石、辛夷花樹。作品風格雍容華貴,人物衣飾與晩唐徳宗時代風尚密切有關,故作品應是晩唐名家之作。此卷無款識、題跋、觀款,歴史上一直以周昉作品流傳。
周昉(活動于8世紀),字景玄,一字仲朗,京兆(今陜西西安)人。出身顯貴家庭,先後官越州、宣州長史。以丹表聞名,擅長仕女畫、佛道宗教畫和肖像等。

唐       王羲之一門書翰卷(万歳通天進帖)
紙本 26.3×253.8cm
此卷爲唐武則天于万歳通天二年(697),根据王方慶所進献其先祖王羲之及諸孫輩書翰真迹爲藍本,命弘文館用勾填法 取留内府之本。現存王羲之、王献之、王徽之、王僧虔、王薈、王慈、王志七人書翰十通。是傳世王氏父子書法 本中最爲可靠且接近真迹的作品。
毎帖前有王方慶小楷書祖輩名銜及官位名称,書後王方慶楷書進献題款。歴經唐武周内府,北宋内府,南宋紹興内府、岳珂,元張雨,明華夏,清内府等收藏。

五代 董源  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
絹本 設色 49.8×329.4cm
此卷描繪江南夏日景色,山勢重疊,緩平綿長。引首有董其昌題識,卷後有元柯九思、虞集、李 、雅琥題跋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。鈐有"紹""興"朱文連珠印記,又入元内府,鈐有"天歴之宝"朱文印記。後歴經明項元汴,清耿昭忠、索額圖、清内府收藏,倶鈐有鑒藏印記。

北宋 李成   茂林遠岫圖卷
絹本 淡色 45.5×143.2cm
李成(919-967),字咸煕,營丘(今山東營丘)人。以山水畫名于世,時人称爲"古今第一"。
此卷畫法精工細膩,卷後有南宋向冰,元倪瓚,明張天駿題跋。經南宋賈似道收藏,鈐有"秋壑珍玩"朱文印記、"悦生"朱文葫芦印記及"長"字朱文騎縫半印。後經明項元汴,清梁清標、清内府等收藏,均鈐有鑒藏印記。

北宋 欧陽修  自書詩文稿卷
紙本 30.5×66.2cm
欧陽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吉州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北宋古文運動領袖、史学家。
此卷詩文稿包括《欧陽氏譜圖序》和《夜宿中書東閣》七律一首。從跋文中可知前者作于至和二年(1055),作者時年四十九歳,後者作于嘉祐八年(1063),時年五十七歳。
卷中鈐有宋"中書省印"九疊朱文印記及清内府鑒藏印記多方。卷後有宋周必大,元張雨、欧陽玄,明宋濂等人題跋。

北宋 趙佶   瑞鶴圖卷
絹本 設色 51×138.2cm
是圖描繪了"政和壬(1112)上元之次夕"群鶴雲聚汴京宣徳門的瑞應景象,界畫工致細膩,群鶴姿態多變,畫後附有作者痩金書題詩并記。
是圖原爲《宣和睿覧册》之一,鈐有元胡行簡"樗隱"朱文印記。卷後有元來復題跋。曾経元來復,明項元汴、呉彦良,清内府収蔵。

南宋 陸游   自書詩卷
絹本 31×701cm
陸游(1125-1210),字務觀,号放翁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。著有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学庵筆記》等。
此卷書于嘉泰四年(1204)一月三十日,作者時年八十歳。全卷書詩八首,描寫作者告退故里後對田園生活的感受,均曾收入《劍南詩稿》第五十五卷。
卷後有元郭天錫、兪庸、程[旬邑],明陳[王連]、沈周等題跋。

南宋 文天祥  木鷄集序卷
紙本 24.5×96.5cm
文天祥(1236-1283),字宋瑞,号文山,吉州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理宗宝 四年(1256)進士第一,官至[章 ]州提刑。元軍南侵,力主抗撃,兵敗被俘後遇害。遺著有《文山先生》全集。
 此卷書于宋度宗咸淳九年(1273)冬至,作者時年三十八歳。文章是應同郷張強之請而作。全卷通篇筆勢迅疾,清秀痩勁,具有俊逸豪邁之氣。

南宋 徐禹功  雪中梅竹圖卷
 南宋 徐禹功 雪中梅竹圖 絹本 水墨 30×122cm
 元   呉瑾   梅竹圖   紙本 水墨 29.6×153.2cm
 元   呉鎮   墨梅圖   紙本 水墨 29.6×153.2cm
徐禹功(1141-?),自号辛酉人,江西人。布衣。工畫梅竹,師揚補之,嘗作墨梅竹卷。呉瑾,約活動于元至正(1341-1368)年間,字瑩之,号竹庄老人,嘉興(今属浙江)人。富收藏,精鑒賞,畫墨梅学楊補之。呉鎮(1280-1354)字仲圭,号梅花道人,嘉興(今属浙江)人。山水師董、巨、墨竹出自文同,有《竹譜》傳世。
 此卷原名《宋元梅花合卷》,是以南宋徐禹功《雪中梅竹圖》爲主体,加上宋揚補之《柳梢詞》及元人呉瑾、呉鎮手筆而成。

南宋 朱惟徳 江亭攬勝圖頁
絹本 設色 24×26cm
畫面右方石面上名款模糊,經確認爲"朱惟徳"三字。朱惟徳之名,不見于畫史記載,從畫風看應属南宋晩期畫院作者所爲。
此圖爲《唐宋元集繪册》第十幅,表装邊有清梁清標題簽,畫名作"張訓礼江亭攬勝",實誤。清乾隆弘…   

南宋 趙大亨  薇亭小憩圖頁
絹本 設色 24.5cm×25.5cm
趙大亨(1124-1182),宗室畫家趙伯駒兄弟侍從,善畫青緑山水。
 此圖爲《唐宋元集繪册》第四幅,清梁清標題簽,畫名作"薇省黄昏"。畫面下方有"趙大亨畫"楷書款,清乾隆弘歴對題七言詩,表装紙騎縫鈐有乾隆弘歴鑒賞朱文三印記。

南宋 趙構書、馬和之畫 唐風圖卷
絹本 設色 28.5×803.8cm
馬和之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宋紹興(1131-1162)中登第,官至工部侍郎。善畫山水人物,畫法出自呉道子與李公麟,有"小呉生"之誉。
此卷文圖相輔,先文後圖,文爲《詩經・唐風》中《蟋蟀》等十二篇詩,一直被認爲是宋高宗趙構所書,近世学者經鑒定認爲可能出自御書院的書手。毎首詩文後附圖,古雅脱俗,用筆飄逸,是最接近馬和之畫風的作品。


金  楊微   二駿圖卷
絹本 設色 25.2×81cm
楊微(活動于12世紀),高唐(今山東高唐)人,畫史中失載,生平待考。
 畫卷左上方作者楷書款"大定甲辰高陽楊微畫",鈐有"圖書"朱文長方印記。可知作于金大定二十四年(1184)。從署款、鈐印和畫風推断,楊微可能曾是金代宮廷的"圖畫匠"
 卷中作者刻劃了游牧民族女真人牧馬的形象,綫条遒勁,勾勒靈活。後有明應光霽、黄寿、黄 題跋及印記。明初曾經劉時舉收藏。

元  李士行  竹石圖軸
絹本 設色 60.8cm×26.6cm
李士行(1283-1328)字遵道,号黄岩,河北薊秋(北京)人。名畫家李衎長子。官至黄岩知州。擅界畫,尤長古木竹石和山水。
 畫心作三竿晴竹旁依拳石,左側行書署款"薊丘李士行遵道作",下鈐有"李氏遵道"朱文印記。此圖曾經清梁清標收藏,左下有其"棠村審定"白文、"蕉林"朱文兩印記。

元  佚名   民物煕樂圖軸
絹本 設色 153.5×94.3cm
此圖設色畫山水、楼閣、盤車,山石畫法受北宋風格影響,畫法寫實,界畫整飭,人物生動,富于濃郁的生活氣息。畫面上無題款及收藏印記,也未見畫史著録。從畫風看應爲元人所作。


 以上72件


図録・参考書
豪華版:
《晋唐宋元書畫国宝專集》7kg、600余頁 原寸限定印刷 6千元左右 2002年
      附録:卷軸装幀、題跋、印張情况等
学術版:《水墨畫》(徐建融導讀) 2002年
    《中国畫晋唐宋元傳統》 2002年
普及版:《千年遺珍---晋唐宋元国宝傳奇》 学生普及讀物 72件資料 2002年
楊仁愷 国宝沈浮録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6年
参考サイト
国宝專題(GB) 《藝網》サイトによる作品逸話の紹介
名家談国宝(GB) ブロードバンドを使った専家たちの談話


TOP△



 上海博物館 晋唐宋元書画国宝展  2002.10.10作成 

琴詩書画巣 | 古琴の調べ | 中国絵画 | 詩・書 | 中国文人の世界 | 北京信息 | パリ信息 | リンク